首页
名人名言
热门名人
经典语录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台词
古文
诗
电影台词
小说摘抄
书籍名句
散文美句
宋词
古文
诗歌
综艺
微博
连续剧台词
动漫语录
俗语
广告
句子抄所收录"经典语录"中的金句:
问。云何观心称之为了。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界自然。本来俱有。虽离假缘。合互相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随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少室六门》
0
故说真如理。未悟速心回。六贼十恶灭。魔山合底摧。神咒除三毒。心花五叶开。果熟根盘结。步步见如来。
《少室六门》
0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
《少室六门》
0
问。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少室六门》
0
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少室六门》
0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求外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由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大惑。所以至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变当今。念念归道。
《少室六门》
0
二边纯莫立。中道勿心修。见性生死尽。菩提无所求。身外觅真佛。颠倒一生休。静坐身安乐。无为果自周。
《少室六门》
0
般若言智慧。波罗无所依。心空性广大。内外尽无为。性空无碍辩。三界达人稀。大见明大法。皆赞不思议。
《少室六门》
0
生死心恐怖。无为性自安。境忘心亦灭。性海湛然宽。三身归净土。八识离因缘。六通随实相。复本却还源。
《少室六门》
0
菩提不在外。中闻觅也难。非相非非相。量测失机关。世界非世界。三光照四天。本来无障阂。甚处有遮栏。
《少室六门》
0
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少室六门》
0
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相处名为彼岸。
《少室六门》
0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殷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少室六门》
0
卢舍清净体。无相本来真。如空皆总遍。万劫体长存。不共皆不着。无旧亦无新。和光尘不染。三界独为尊。
《少室六门》
1
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少室六门》
0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少室六门》
0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乃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
《少室六门》
0
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少室六门》
0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少室六门》
0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
《少室六门》
0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右掌与左掌。更无别也。
《少室六门》
0
已知一切法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无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少室六门》
0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
《少室六门》
0
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少室六门》
0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少室六门》
0
标签:
#经典语录
上一页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下一页
金句分类
句子
出自:
散文/随笔
书籍
歌词
诗歌
古诗
宋词
格言
心语
古风句子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英语名言
小说摘抄
动漫语录
网友原创
电影台词
电视剧台词
文言文名句
句子的感觉:
唯美的句子
优美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忧伤的句子
伤心的句子
心痛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友情的句子
想念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
正能量的句子
小清新句子
句子的长度:
短句子
长句子
超长句
句子适用于:
微信
微博
短信
个性签名
您可能感兴趣的名人名言
更多
席瑞
木瓜黄
李玫瑾
巫哲
当年明月
麦家
罗翔
无仪宁死
Priest
丁立梅
墨香铜臭
徐特立
适用于
适用于微博
适用于QQ个性签名
适用于微信
适用于短信
推荐句集
更多
1.
学生作文必备
(
zhuxianfei
)
2.
古风
(
zhuxianfei
)
3.
毕业季
(
zhuxianfei
)
4.
为爱发烧
(
zhuxianfei
)
5.
经典开场白
(
zhuxian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