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和谐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  《佚名》0
李大钊  《佚名》0
 李大钊  《佚名》0
李大钊  《佚名》0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佚名》0
塞涅卡  《佚名》0
 塞涅卡  《佚名》0
塞涅卡  《佚名》0文学不必贯穿一种稳定而明确的哲学理念。文学就是文学,只从人格出发,不从理念出发;只以形式为终点,不以教化为目的。请问唐代那些大诗人各自信奉什么学说?实在很难说得清楚,而且一生多有转换,甚至同时几种交糅。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写出千古佳作。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余秋雨  《中国文脉》1每一位艺术家都受到别的艺术家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显示了那种影响的很近。但是,对我们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的个性。从别人那里继承的东西无非是一堆蛋壳。他人的存在应该使我们沉溺,但是,他们不会给我们提供精神上的养料。 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1
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1
 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1
维特根斯坦  《文化与价值》1她处在新鲜空气和树荫的包围中,读书呀,干活呀,或者沉浸在幽深的恬静的感觉中,这种感觉大概是每个人都熟悉的,它妙就妙在几乎可以下意识地静静地倾听生命的洪流在我们的周围和在我们的体内不停地滚滚。 屠格涅夫  《父与子》0
屠格涅夫  《父与子》0
 屠格涅夫  《父与子》0
屠格涅夫  《父与子》0只会生活不会生存,再伟大也会输的很惨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0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0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0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0






 句子抄安卓版
句子抄安卓版 句子抄手机版
句子抄手机版 句子抄公众号
句子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