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原则第一,文明延续第二。
刘慈欣 《三体》0

迄今为止,彻底摧毁过于残旧的文明成了群体最明确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到了今天它才担此角色。历史告诉我们,一种文明,当它赖以生存的道德力量失去影响时,它也就被那些无意识的粗暴的群体最后解体了,用“野蛮”二字来形容群体是恰如其分的。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1

葡萄酒是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的象征,也是欧洲贵族偏好的饮料(平民百姓大多饮用自制麦酒或啤酒),更是肮脏饮水的安全替代品——自有文明以来,水污染可能是危害人类健康最甚的因素,所以《圣经》上讲到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用酒而非水来为受伤的旅人清洗伤处,绝非巧合。
戴维·考特莱特 《上瘾五百年》0

我们将关注点从“邻里”延伸到“社区”,从社区的定义出发,来看一看在社区内举行的活动,以及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邻里”和“社区”的概念相近,但也有差异。相对来说社区的空间范围比邻里更大。“邻里”更接近于实际的空间,而“社区”与社会空间、人们的居住模式的联系更为密切。 “社”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在古代,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根据《礼记》的记载,每个地区的民众都有一个地缘凝聚中心,由此也出现了社神的祭祀,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的地缘组织或部落。祭祀同一个“社”的成员慢慢就变成同一个“社”的成员了。在这里,前一个“社”指的是社神,后一个“社”指的是社区或聚落的意思。 在今天,“社”是组织化的结构。它的含义发展成为“社会”和“社区”。
王笛 《碌碌有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