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关注点从“邻里”延伸到“社区”,从社区的定义出发,来看一看在社区内举行的活动,以及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邻里”和“社区”的概念相近,但也有差异。相对来说社区的空间范围比邻里更大。“邻里”更接近于实际的空间,而“社区”与社会空间、人们的居住模式的联系更为密切。 “社”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在古代,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根据《礼记》的记载,每个地区的民众都有一个地缘凝聚中心,由此也出现了社神的祭祀,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的地缘组织或部落。祭祀同一个“社”的成员慢慢就变成同一个“社”的成员了。在这里,前一个“社”指的是社神,后一个“社”指的是社区或聚落的意思。 在今天,“社”是组织化的结构。它的含义发展成为“社会”和“社区”。
“你吓死的,没事!我要是打死人,”大蝎喘着说,“我只须损失一些迷叶,迷叶是一切,法律不过是几行刻在石头上的字;有迷叶,打死人也不算一回事。你打死人,没人管,猫国的法律管不着外国人,连‘一’个迷叶也不用费;我自恨不是个外国人。你要是在乡下打死人,放在那儿不用管,给那白尾巴鹰一些点心;要是在城里打死人,只须到法厅报告一声,法官还要很客气的给你道谢。”大蝎似乎非常的羡慕我,眼中好象含着点泪。我的眼中也要落泪,可怜的猫人,生命何在?公理何在?
老舍 《猫城记》1

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享乐,其实都是有知识门槛的,一旦你放弃了对于智识的追求,即使让你坐拥财富,你对于这个世界的享受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谁也不能帮你完成那部分享受,那种自我体验是无法通过金钱的购买服务来进行代偿的。
杨时旸 《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0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0

紫川秀苦笑着摇头,他蹲下身来,端详着云林英俊而稚气的脸,心潮澎湃:“孩子,不能亲眼看着你茁壮而健康的成长,欣慰的看着你长大成人,手把手的教你练剑、写字和读书,这是你父亲的最大遗憾,也是他的失职。但孩子,不要责怪他。 “你的父亲,还有很多的叔叔和伯伯,他们用鲜血和钢铁,披荆斩棘,为混乱的世界重新铸造了秩序,带来和平,化剑为犁,为蛮荒带来文明,用繁华取代贫瘠。铁血、牺牲和自我奉献,是我们这代人的天生使命,那些英雄和英雄的故事,在你们的年代将会成为传奇。
老猪 《紫川》0

某种程度上,那也正是撒马尔罕给我留下冷清印象的根源:它就是一座古代文明的坟家、一片漂亮的陵墓群。历史留下的一切遗迹,郝已经与今天的撒马尔罕没有任何瓜葛。作为旅行者,我只是机械地从一个遗迹,移动到另一个遗迹,试图从每个遗迹中眺望到一点遥远时代的微暗火光。或许,这就是玛利亚最终放弃导游职业的原因。她已经厌倦谈论那个已逝的撒马尔罕,那个与今天断裂的过去。
刘子超 《失落的卫星》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