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的行为。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可以说,就像实验里的狗一样,我们无法避免这种反应。
要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人等。
吴敬梓 《儒林外史》1

是啊,都是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辛夷坞 《山月不知心底事》1

因为所谓“自己”,不过是一种观念,不能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囤积保存。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只有做到这一点,它才有永久的价值。这种理想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教义相近。印度的思想家认为“自己”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儒家的学说指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和外界接触,离开了这接触,这个人就等于一张白纸。在接触中间,他可能表现自私,也可能去绝自私而克臻于仁。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1

她曾经所称的爱情幸福实际上只是一场心劳日拙;她一点也没写到她那丑陋的腹部和她的精神崩溃,她碰破的膝盖和一周的卧床休息。她没有写这些事,因为这样的真诚本与她无关。虽然她终于想要恢复自我,可只有在不真诚中她才能恢复自我。
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1

在伸手扣响门钹上的铜环之前,她不得不给自己片刻的喘息。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