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东西需要口头推销(而不是坐在原地,等着粗心的客人自己上钩),需要好好观察客人,推断出他们想要成为的模样——不是客观实际(无所不知的装潢商,新泽西的家庭主妇,自我意识太强的男同性恋)。有些时候,一切都是幻象,所有人都在表演。诀窍就是对他们幻想中的自我做出反应——鉴定行家,精明挑剔的上流贵族——反正不要当他们是你眼前这个没有安全感的普通人。最好有所迟疑,不能过于直接。我很快就学会了应该如何打扮(保持在保守与时髦之间),如何对待单纯和老练的客人,调整礼貌和懒散的程度:假定他们都学识渊博,随时恭维,随时失去兴趣,在恰当的时刻走开。
唐娜·塔特 《金翅雀》0

与其挑战“让孩子爱上写作业”的不可能,不如探求“因为好奇而主动探索”的方法。
因为学习的确是一件辛苦的事,但好奇所产生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克服辛苦的力量源泉。
叶萱 《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0
因为学习的确是一件辛苦的事,但好奇所产生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克服辛苦的力量源泉。

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要靠你自己的摸索、思索、探索,这是一个饶有兴趣但也很茫然的过程。只有找到了你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致力于这个领域,你才可能找到走向成功那条最近的道路。道理很简单:如果这是你的畅想,你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就会在遇到挫败的时候依然兴致盎然。
毕淑敏 《星光下的灵魂》0

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季羡林 《季羡林谈人生》0

我没有兴趣做戏给不相干的人看。
亦舒 《她比烟花寂寞》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