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多少人,会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追名逐利,不置田造屋,仅仅为了“感兴趣”的事儿,就饥一顿饱一顿,辗转万里、奔走半生呢?又有多少人,能在“情爱”这件事上,不掺杂各种考量计较,不在意冷嘲热讽,甚至连对方是死是活都无所谓,发乎情发乎心,对着一张照片就敢言爱呢?
我是很久之后オ明白,我们家对艺术没什么兴趣,对基督教艺术更是如此。我是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才第一次走进这座教堂。对于艺术的品味需要学习。我学习了。这是自我再教育的一部分,这种自我再教育几乎就是完全改变自己,只有完成它,我才能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社会阶级一一才能远离我过去的一切。无论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于艺术作品的喜好或者对一切文学艺术的喜好总是会让一个人显得更高级,这种高级是通过与那些没有机会接触艺术品的人相比较而实现的。
迪迪埃·埃里蓬 《回归故里》0

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M·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0
愿你,对这世界保有兴趣,然后,用对你自己而言足够诗意的方式,栖息在这颗星球上。
叶萱 《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