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是很难的。不过,我明显感到更有力量了,这很难解释。有时那种熟悉的情绪还是会来,我会悲伤,会觉得自己没价值。那种情绪还藏在我心里某个角落,可再也不会占据整个心房。我似乎能把它赶到角落里,不再被它牵着鼻子走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很长时间里,我时不时都会这么想。当然,确实有些时候一切似乎都好起来了,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干点儿什么。可随后我的兴致就低落下来,没了做事情的劲头,接着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伤情绪里头。我只会这么来形容,这也是我此刻的感受。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1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1
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1
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 我明白了。你是说“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是的。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那我的父母呢?我能对他们做什么呢?要怎样做能弥补我?” “他们还健在吗?” “不在了,过世有段时间了。 “那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苍鹭答道。“什么呀?”蛤蟆焦急地问。 停顿片刻,苍鹭答:“原谅他们。”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网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家做出反应。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正是这样!而这就是你小时候所体验到的。这样仁慈的独裁者,也就是你的父母,显然占了上风,而你又完全依赖着他们,你怎么能对他们生气呢?何况你还爱着他们。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0
亭林的学生潘耒次耕曾为通儒定下了一个标准。他认为:通儒必须要有匡时救世的心术,要有明体适用的学识,在著述上,要有“纵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的具体表现。
钱穆 《中国文学史》0












句子抄安卓版
句子抄手机版
句子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