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的报国之心和升斗小民的顾家之念,仙族的百年修行和浮游的一日寿元,虔诚信徒,三拜九叩后走的万里路和从卧房到神堂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你问我他们孰轻孰重,孰高孰低,孰贵孰贱,结果是一样的。这就是神的道,万物公平。
说法狮子吼,广度诸有情。
佚名 《佛经》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佚名 《金刚经》0

问。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觅佛。终不得也。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

吾道之下,一切皆空。
辰东 《遮天》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