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琳·布里克森简介
1968年起担任电影《不朽的故事》编剧,1985年参与编剧《走出非洲》,1987年负责《芭比特的宴席》编剧工作。1995年在纪录片《卡琳·布里克森:讲故事的人》中饰演自己,该片由克里斯蒂安·布拉德·汤姆森执导。2004年参演电影《Forestil dig》,饰演Herself (archive foo),导演为劳里茨·蒙克-彼得森
1.如果我知道一首属于非洲,属于长颈鹿,属于非洲新月的歌曲。属于田地的犁头和采咖啡工人的歌曲。非洲是否知道属于我的歌?颤动的平原上空,是否仍有我的色彩?孩童是否会发明以我为名的新游戏?满月抛下的阴影落在碎石车道上,是否像我的身影?尼刚山的鹰是否会看顾我?
2.我和你在一起,是因为我选择和你在一起。我不想按别人的方式去生活。
3.我在塔卡翁加湾小住时,适逢月圆。那些明月之夜恬静、幽美,多么令人倾心。你睡觉时,对着大海敞开房门,暖和的风,带着声声悄悄话,拂过松软的沙地,吹到石头地板上。一天夜里,几只阿拉伯帆船驶近海岸,乘着季风,静静地泛行,月光下呈现一排褐色帆篷的剪影。
4.非洲高原的清晨,空气之新鲜、冷冽几乎是可以触知的。一种幻觉反复地萦回你的脑际;你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暗暗的深水之中,沿着海底向前行走。你甚至不敢肯定你是在移动,那冲着你的脸吹来的寒流,也许是深海的涌流;而你的汽车,就象有点呆滞的电动鱼正蹲伏在海底,朝着前方目不转睛地亮着光闪闪的灯眼,一任海洋生物掠过身旁,星星如此之大,它们不是真正的星星,而是星光的反射,在水上闪闪烁烁。
5.土著从肉体到血液都是非洲的。高耸在大裂谷里的龙戈诺特死火山,河岸边一棵棵偌大的含羞树,大象与长颈鹿,所有这些都比不得土著——寥廓风景线上的渺小生灵,他们才是真正的非洲。一切都是同一意念的不同表述,一切都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这不是异类原子的同类汇聚,而是同类原子的异类汇聚——恰似橡树叶、橡树果与橡树制品的关系。而我们自己,穿着长靴来去匆匆,与大地景观不时地发生冲突。土著与风景则协调一致。当这些高大、瘦削、黑肤、黑眼的人们旅行时——总是一个接一个地行走,因为土著的交通要道也都是狭窄的小径——他们翻地,放牧,举行盛大的舞会,给你讲故事,这是非洲在漫游,在起舞,这是非洲在给你欢娱。
标签:#卡琳·布里克森简介#卡琳·布里克森介绍#卡琳·布里克森资料



句子抄安卓版
句子抄手机版
句子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