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简介

    ◆梅姨主演奥斯卡获奖影片《走出非洲》原著,一个女人的非洲史诗。丹麦文学国宝凯伦·布里克森代表作,与安徒生齐名,海明威曾说世界欠这个女人一个诺贝尔奖,入选《朗读者》张艾嘉朗读书目。

    ◆知名译者姚瑶2024全新译本,全景呈现“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译者亲笔撰写近万字译后记,吐露女性创作心声——请你书写自己。“历史上每一个提起笔的女作家,以及今天每一个在网络上记录生活,哪怕只是记录日常一瞬的女孩,都是在讲述,我们还能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属于女性的生活在延续,所以有关女性的故事永远也不会过时。无论再过多少个五年,也会有新的读者在凯伦的旧故事里获得共鸣,并将她的笔接过去,继续书写。我始终相信,今天的我们努力划桨,便能让未来的女孩们都有顺风送行。”

    ◆独立获奖设计师白中南绘制封面,双封+腰封设计,努力呈现众多作家心中挚爱读物的理想模样。《蒂凡尼的早餐》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认为《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唯美的一本书”,海明威认为凯伦·布里克森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她写出了《走出非洲》。《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作者麦卡勒斯很喜欢《走出非洲》,对凯伦·布里克森非常推崇。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对凯伦·布里克森极其欣赏。歌手、盲诗人周云蓬说:“这两天听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真是一篇好小说。那些关于非洲上空飞行的描写,还有自由流淌的结构,我主观感觉影响了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1914年,丹麦女孩卡伦跟随新婚丈夫踏上非洲之行。

    在非洲,她遥望狮群,看斑马四散,等咖啡成熟。

    在非洲,她罹患疾病,历经离婚,惨遭破产……

    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悲剧与喜剧经常混淆不清。

    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但她终究找到了自己。

    今天的我们努力划桨,便能让未来的女孩们都有顺风送行。

    走出非洲简介
    0
    查阅:2

    1.如果我知道一首属于非洲,属于长颈鹿,属于非洲新月的歌曲。属于田地的犁头和采咖啡工人的歌曲。非洲是否知道属于我的歌?颤动的平原上空,是否仍有我的色彩?孩童是否会发明以我为名的新游戏?满月抛下的阴影落在碎石车道上,是否像我的身影?尼刚山的鹰是否会看顾我?

    2.我和你在一起,是因为我选择和你在一起。我不想按别人的方式去生活。

    3.我在塔卡翁加湾小住时,适逢月圆。那些明月之夜恬静、幽美,多么令人倾心。你睡觉时,对着大海敞开房门,暖和的风,带着声声悄悄话,拂过松软的沙地,吹到石头地板上。一天夜里,几只阿拉伯帆船驶近海岸,乘着季风,静静地泛行,月光下呈现一排褐色帆篷的剪影。

    4.非洲高原的清晨,空气之新鲜、冷冽几乎是可以触知的。一种幻觉反复地萦回你的脑际;你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暗暗的深水之中,沿着海底向前行走。你甚至不敢肯定你是在移动,那冲着你的脸吹来的寒流,也许是深海的涌流;而你的汽车,就象有点呆滞的电动鱼正蹲伏在海底,朝着前方目不转睛地亮着光闪闪的灯眼,一任海洋生物掠过身旁,星星如此之大,它们不是真正的星星,而是星光的反射,在水上闪闪烁烁。

    5.土著从肉体到血液都是非洲的。高耸在大裂谷里的龙戈诺特死火山,河岸边一棵棵偌大的含羞树,大象与长颈鹿,所有这些都比不得土著——寥廓风景线上的渺小生灵,他们才是真正的非洲。一切都是同一意念的不同表述,一切都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这不是异类原子的同类汇聚,而是同类原子的异类汇聚——恰似橡树叶、橡树果与橡树制品的关系。而我们自己,穿着长靴来去匆匆,与大地景观不时地发生冲突。土著与风景则协调一致。当这些高大、瘦削、黑肤、黑眼的人们旅行时——总是一个接一个地行走,因为土著的交通要道也都是狭窄的小径——他们翻地,放牧,举行盛大的舞会,给你讲故事,这是非洲在漫游,在起舞,这是非洲在给你欢娱。

    • 卡琳·布里克森简介

      卡琳·布里克森简介
      卡琳·布里克森,演员、编剧。其代表作为参演电影《Forestil dig》。曾担任《走出非洲》《芭比特的宴席》《不朽的故事》编剧工作,并参与出演《Forestil dig》等影视作品。
      1968年起担任电影《不朽的故事》编剧,1985年参与编剧《走出非洲》,1987年负责《芭比特的宴席》编剧工作。1995年在纪录片《卡琳·布里克森...(更多)

    标签:#走出非洲简介#走出非洲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