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 Woolf.V.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弗吉尼亚·伍尔芙个人介绍
    国籍: 英国
    主要职业:作家
    查阅次数:13

    1.“这是勤奋的结果。”我再三表示道。 接着我们讨论了历史剧。吉本很有些亨利·詹姆斯的风范,我提到了这一点。 “不,不,一点都不像。”他回答道。 “他很有见地,并能固守自己的观点。”我说:“你也是如此,不像我,老是骑墙观望。” “福斯特认为他像个精灵。只是并没有多少个人见解。也许他相信的是美德。” “一个很美的词汇。”我说道。

    2.1921年4月29日 星期五 该说说赖顿了。这几天我俩经常见面,次数之多也许超过以往一年之总和。我们在一起谈论他的书,我的书。 我与赖顿坐在角落里,喝着茶,吃着奶油蛋糕,我们足足坐了一个多小时。

    3.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日记,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她生前并没有想到要发表它们;甚至于写下后自己也未必去重新看过,她往往只注重记录的过程。它是思考、练笔、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派遣和自我平衡的过程,所以它的语言往往十分自由,句式也不拘定规;其中所涉及的许多人名、地名,也都不作特别交代。另外,她对创伤酝酿构思过程的记录,往往都比较抽象。

    4.弗吉尼亚.伍尔芙天分极高。但身体不好,且有精神病的底子。

    5.1923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令我拿不定主意的是达洛维夫人的性格,也许是太僵硬、耀眼而不实在了。不过,那样我可以引进许多人物来衬托她。今天写到了第100页。当然,在去年八月之前,我一直在摸索着前进。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摸索出了我那种称之为的隧道挖掘法,即在我需要追溯往事时,就采用点滴回忆的办法。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最主要的发现。 曾有那么一个晚上,我几乎要打定主意放弃那本书的创作了——然后才摸到了隐藏着的那个开关,可是上帝保佑我,我还未重温一遍使用这种伟大发现所进行的写作,也许它 是一文不值。管它呢,我承认对这本书挺有信心的,我打算现在就写,直至再也写不出一行字。

    • 《伍尔芙日记选》简介

      伍尔芙日记选简介
      《伍尔芙日记选》内容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为作家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而且还在评论文章中旗帜鲜明地传达出她的女权倾向。《伍尔芙日记选》集中收选了伍尔芙在1918-1941年间的日记。这些日记不仅是伍尔芙日常生活和经历的记录。也是她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的记录。...(更多)

    标签:#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介绍#弗吉尼亚·伍尔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