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娃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译做西蒙·波娃瓦。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1908年1月9日,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全名为西蒙娜·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父亲是法院的辩护律师,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奉者,父母均是天主教徒,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从小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父亲的律师工作受到影响,全家生活困顿。因此,波伏娃的少女时代是在枯燥闭锁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
    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 “独立宣言 ”,宣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在当时法国的第一高等学府巴黎高师读书时,她与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这些影响二战后整个思想界的才子们结为文友。
    1929年,大学毕业后她准备参加大中学教师学衔的哲学科考试,口试的合作搭档是萨特,最终成绩是萨特获得第一,西蒙娜获得第二。 
    1931年,教育部委派西蒙娜娜·德·波伏娃到地中海滨的马赛去教书。1943年,出版处女作《不速之客》。
    1949年,出版了分成上下两册的《第二性》。在这两册书中,她给女权斗争作出形式化与理论化的论证。 
    1955年9月,也就是波伏娃47岁的时候,她和萨特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联袂来到中国访问了两个月,两年后发表了《长征》一书。
    1968年前苏联入侵捷克时,波伏娃立即与苏联作家联盟断绝一切往来。
    1980年,萨特逝世,为了纪念萨特,西蒙娜娜在第二年出版了她最后一部著作《永别的仪式》。书里描画的是萨特最后十年进入暮年,两人相依为命的和谐生活。西蒙娜晚年将萨特给她的情书刊行于世。书名《致河狸的书信》。 
    1986年4月14日,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巴黎科尚医院因肺水肿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人的生命存在状况即本体论,一直是波伏娃关心的首要问题。她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死存亡的关系来考察精神与肉体的融合与撞击。孤独感刺激波伏娃思考人的身体与思想、死亡和存在的偶然性。
    波伏娃运用爱的特例表明情感与永恒难以相互转化。爱的双方为了追求对方的超越把希望都寄托在:无法超越的处境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以超越他人作为晋升自我的阶梯。然而,超越是有限度的。使用“绝对自由”的特权任意逾越,以实现自我的永恒,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行为表面看似超越,实质上是走捷径。“长生不老”的东西,应该在生活中找到。依照波伏娃小说中的论断,人既无法实现意识和情感的超越,又不能寄希望于永恒,最后走向无尽的孤独。
    波伏娃不仅在人的个体生命观上是悲观的,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绝望的。人生是孤独的,生命和社会都没有出口和前途。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地遗忘,更新存在的感觉在对前辈的否定和克服中前行。永生的痛苦是人类的悲哀,这是个人与社会的悲剧。
    作为“存在主义教母”的波伏娃,本着对人自身的基本问题的深切关怀进行文学创作。人是什么,人怎样的生存,人应该如何生存,始终是她小说百奏不变的主旋律。
    她更关心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而不是社会,历史政治的描写是为个人的自我实现而设置的:更关心人的“自由”,而不是他们的“幸福”,帮助人们从浑噩无知或孤芳自赏中走出来,去发掘对处境有意识、有承担、有超越的“真正自我”。
    在自我与他人关系方面,波伏娃展示了意识冲突的恐怖,提倡平等的交互作用和相互认知功能:理解与构造。每个人都是主体,应该接受、宽容、理解不同于自我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价值,不能忽略个人自由主体的存在。当意识间构成抵触时,应该及时疏导、调整、平衡“自我”与“他人”、“主体”与“我们”的关系,小心维护每个不同的主体“我”,才能达到人际关系和意识关系的平衡。
    虽然中国缺少西方意义上的女权运动作背景,但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的涌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妇女文学界,这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均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几乎都直接地运用了波伏娃的理论,或间接地受其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个人介绍
    国籍: 法国
    主要职业:作家
    查阅次数:271

    1.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附庸的庇护来自权力,歧视也来自于权力。事实就是如此,谁家生了女儿也还是叹惋一阵儿。连在性交中,女性都是处于被动和守势,像个容器,收纳男性的欲望。

    2.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3.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附庸的庇护来自权力,歧视也来自于权力。事实就是如此,谁家生了女儿也还是叹惋一阵儿。连在性交中,女性都是处于被动和守势,像个容器,收纳男性的欲望。

    4.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

    5.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

    • 《第二性》简介

      第二性简介
      《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更多)

    标签:#西蒙娜·德·波伏娃简介#西蒙娜·德·波伏娃介绍#西蒙娜·德·波伏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