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新郑(今郑州新郑)(仅见于清代县志,存疑),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等。

      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讽谕诗 ,其 中包括《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等代表作。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采地黄者》 、《重赋》、《杜陵叟 》等写农夫的辛苦和赋税剥削的沉重;《宿紫阁山北村》 、《卖炭翁》等。

      写宦官的飞扬跋扈和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轻肥》、《歌舞》、《红线毯》 、《两朱阁》 等揭露豪门贵族的穷奢极侈;《新丰折臂翁》、《缚戎人》、《城盐州》 、《西凉伎》等反映边防问题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涧底松》、《赢骏》、《悲哉行》 、《谕友》 等为门第限制下人才受压制而抱不平;《井底引银瓶》、《议婚》、《母别子》 、《上阳白发人》等为礼教束缚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发出控诉;《伤友》、《和雉媒 》、《天可度》等抨击世风衰败和人情浇薄;《海漫漫》、《梦仙》等讽刺迷信神仙的虚妄愚昧。这些作品都称得上心 苦力勤,直气凛然。在广泛反映现实的基础上,诗人对不合理的现象痛下针砭,如“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赋》);“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红线毯》);“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措辞激切,毫无顾忌,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框框。这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是十分突出的。

      《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戎人》、《井底引银瓶》等,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刻画人情物态细致传神,对发展中国叙事诗的传统有积极的贡献。《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以游记文的笔法依次记叙五日游山的经过,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唐代坎曼尔 书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的感伤诗 写一时感触,而往往有深沉的寄托。 其中如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长恨歌》歌咏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婚姻爱情故事,情绪感伤,寄托深微。杂律诗在白居易诗作中数量最多。其中有价值的是 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写景小诗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西湖留别》 、《暮江吟》、《问刘 十九》等,都能以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生意盎然的境界,历来脍炙人口。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大诗人,人们尊杜甫为“诗圣”、“诗史”,尊李白为“诗仙”,对白居易称“诗魔”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因此,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二仙。

    白居易个人介绍
    年代: 唐朝
    主要职业:诗人
    查阅次数:162

    1.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2.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

    3.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4.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5.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标签:#白居易简介#白居易介绍#白居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