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盲言》简介

    《晚学盲言》是作者在86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自己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迄时已92岁高龄,爰题曰《晚学盲言》。《晚学盲言》共90篇,分上、中、下三部,一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次为政治社会人文之部,三为德性行为修养之部。虽篇各一义,而相贯相承,主旨为讨论中西方文化传统之异同。钱先生每一题皆久存于心,博而返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学问至晚年臻于化境。欲了解钱先生学问之*后进境,《晚学盲言》实为入径;欲把握国学之精要,《晚学盲言》(上下)也是*好的。

    晚学盲言简介
    0
    作者:钱穆
    查阅:0

    1.人各有欲,而得其所欲则必在道。

    2.中国俗语有云,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今之世,西力东渐,正是此一形势,则中国人又当何以自处。实则其道仍在。父顽母嚣,舜亦有孝道可行。洪水为灾,尧亦有君道可行。顺于外,让于旁,而内守其己,父母亦为之感悟,洪水亦为之平息。若遇一兵,己亦变而为兵,则既先失其为己,他又何足论。《孙子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为己立己之学,此即先为不可胜之学

    3.悦即是此情感,你试反身自学,究竟此心悦不悦呢?这要问你自己了。诸位说,我心所悦运动、唱歌、跳舞、看电影、喝咖啡,多得很。孔子不是说这些不开心,孔子只说像我这般学习也开心。那么你何不从此途上来一试呢?

    4.中国则重情轻欲。但情中必有欲,欲中亦必有情。大体言之,对物则欲多于情,对人则情多于欲。对未得则有欲,对已得始有情。故男女恋爱多在欲,夫妇结合乃见情。果有情则欲自淡,至于无,斯见情之纯。

    5.要之,人生则必有两面,虽尽人有死,而生生不绝。虽安常守旧,而仍能与时俱新。虽危乱多败,而仍可继起有成。虽悲哀深切,而乐亦自在其中。

    • 钱穆简介

      钱穆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汉族,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七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更多)

    标签:#晚学盲言简介#晚学盲言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