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艺术》简介

    一个和平“爆发”的年代?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预言?

    ……

    面对林林总总的政治问题,作者带领我们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就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可能性的艺术简介
    0
    作者:刘瑜
    查阅:35

    1.质问为什么民主没有带来经济发展、政治清廉、公共服务提升,几乎相当于质问,为什么老虎都关进笼子里了,猴子们还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 的确,老虎被关进笼子,猴子们更安全了,但是,香蕉树不会因为老虎被关进笼子而结出更多的香蕉,老天爷也不会因为老虎被关进笼子而下更多的雨,隔壁树上的猴群更不会因为老虎被关进笼子而放弃争抢地盘。 民主不是一个魔法按钮,一按下去就人间变天堂。

    2.恐惧、利益是普通人作恶的两个台阶,第三个台阶,则是意识形态。恐惧让人沉默,利益让人积极,意识形态则令人狂热。意识形态是什么?我们之前也讲到过,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翻译软件,把一个混乱的、无序的世界“翻译”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很少有普通人愿意去作恶,但是,如果有一种意识形态把恶“翻译”成善,或把“主动的大恶”翻译成“不得已的小恶”,那愿意作恶的人就不但乌泱乌泱的,而且慷慨激昂了。

    3.真正的民主文化,恰恰是参与精神、服从意识和政治冷淡三者间的混合体。

    4.国强不必民弱,甚至民强国可更强。

    5.“斗士”的问题是他们太有战斗性了,常常刹不住车。无法将“革命政治”转化为“常态政治”。“手里拿着个锤子,最后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 刘瑜简介

      刘瑜简介
      刘瑜,女,网名“Drunkpiano”,“醉钢琴”,网络写手,写小说,随笔,政论。生于1975年12月。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政治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英国剑桥大学政治系讲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为《南方周末》写时评专栏、《新周刊》写书评影评专栏。《南方周末》2008年度年度专栏 作...(更多)

    标签:#可能性的艺术简介#可能性的艺术内容介绍